肖文儒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观后感800字作文【精选五篇】
肖文儒把40多本厚厚的救援笔记中的心得经验,倾囊传给了一批“好苗子”。他们是时代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肖文儒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观后感感悟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肖文儒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观后感1
38年来,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副主任兼总工程师肖文儒一直从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38年间,他和他的战友们参加了700多起矿山事故救援,从灾区成功救出1000多名被困矿工,创造了多个救援奇迹。
矿山事故救援是世界性难题。每一场灾难,都是瞬息万变的战场;每一次救援,都是生死以赴的逆行。“向前一点、再向前一点。”挺进生命禁区的每一次,肖文儒都会全力以赴。因为他相信,在漫无边际的黑暗深处,还有人等着他带去一束光。
那束光,是生命的召唤,是使命的担当。
在他的身上,闪耀的是赴汤蹈火、竭诚为民的英勇奉献精神。选择了应急救援,就选择了与“死神”共舞。记不清多少次,肖文儒和队友命悬一线。但多少年来,只要到了事故现场,肖文儒就背着呼吸器下井勘察,只为掌握现场第一手情况加速救援。
在他的身上,展现的是专业精湛、本领高强的爱岗敬业品格。从推广正压氧气呼吸器、高压排水软管等装备的广泛应用,到加快救援应急通信、矿用石膏、计算机系统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从组织起草矿山救护规程和救援条例,到“传帮带”各类现场处置和技术装备的经验……肖文儒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倡导“科学精神和热血担当缺一不可”。
每一个榜样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对于广大党员群众来说,学习肖文儒的事迹,就是要学习他敢于生死逆行的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和竭诚为民的无私情怀,汲取奋斗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奋力前行。
肖文儒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观后感2
2017年6月24日,四川茂县突发山体垮塌。肖文儒带领工作组携边坡雷达赶赴现场,保障救援环境安全。他沉着冷静、精准研判,带领工作组和当地政府部门人员进入作业区。 很多人并不知道,由于过度疲劳,加之烈日暴晒,他出现了血压升高、头晕等症状,就着凉水服下药片后,才撑了下去。
在救援现场,肖文儒往往一呆就是几十天,风餐露宿、风吹日晒是常态。最长的一次,他在现场工作了35天。
20_年4月10日18时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图壁县丰源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按照应急管理部部署,肖文儒于4月11日到达现场,参与抢险救援指挥。住的是帐篷,吃的是盒饭,直到5月15日,肖文儒才从救援现场撤离。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对于肖文儒的家人来说,是最温馨的时刻,也是最热切的期盼。
肖文儒的儿子上小学时,一次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了一篇作文。文中,他把对爸爸的思念凝于笔端——“我很少能看到我的爸爸,因为每天早晨在我起床的时候,爸爸已经离开了家;每当我晚上睡觉的时候,爸爸还没有回来。”
危险留给自己,安全留给别人,牵挂留给家人。肖文儒的四哥是一名刑警,1988年因公牺牲。害怕再失去一个儿子的母亲,了解到应急救援工作风险很大,曾坚决反对他下井。 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肖文儒总是将前往现场救援说成去地方出差、调研几天。
今年3月,应急管理部党委研究决定,为肖文儒记三等功一次。“永葆初心,勇往直前,将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是每一名党员和人民守夜人的真实写照。荣誉属于集体,属于常年奋战在一线的应急救援人员。”肖文儒说,他会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不畏艰难、冲锋在前。
肖文儒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观后感3
应急救援人员常常面临两难抉择——一方面必须争分夺秒营救被困人员,另一方面还得千方百计确保救援人员安全。“在救援中,我经常换位思考,假如井下被困的人是我的亲人,我该怎么办?”肖文儒说,“但是,灾难现场瞬息万变,救援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否则不仅救不了被困人员,反而会导致伤亡扩大。”
为确保科学救援、安全救援,每逢关键时刻、紧急关头,肖文儒总是勇于担当、敢于决断。
2013年3月29日,吉林通化八宝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肖文儒对气体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井下火区燃烧猛烈、实施封闭必将爆炸的结论,明确提出并建议吉林省政府严禁任何人下井实施,展现了精湛的技术本领。
矿山事故救援是世界性难题。为什么?救援不能是盲目的,不能只凭一腔热情,既要有专业知识、实战经验,又要有奉献精神、担当意识,还要有坚定信念、为民情怀。只有具备这些素质,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应急救援人员。
肖文儒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观后感4
这些年,我最难以忘记的是惊心动魄的事故现场的情形,最幸福的事是历尽千辛万苦把人救出来。救援很苦很累,但不管多苦多累,只要人能救出来,一切都值了。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才能一再创造矿山救援的奇迹。否则,个人有再大的本事,也没有用武之地,也无法把人救出来。
危急关头显担当
在肖文儒看来,应急救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工作,集专业性、业务性、技术性、实战性于一体。“应急救援是非常态化、非正常化的,光凭书本知识不行,还要依靠实战中积累的经验。”肖文儒说。
38年来,肖文儒总结应急救援经验,组织起草了《矿山救护队资质认证管理规定》《矿山救护培训管理规定》,参与《矿山救护规程》制定和修订,主编出版了《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及处置要点》等。“他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创新实践相结合,针对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选择,以及方案制定、装备配备、功能定位明确、与地方协调,提出了许多可行的建议。”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有关负责同志说。
2017年10月18日,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83人被困。 肖文儒受命赶往现场指导救援。到达现场后,肖文儒立即了解情况,并深入井下事故现场查看,提出调集专业排水队伍充实救援力量、调整优化救援方案的建议。
肖文儒时代楷模先进事迹观后感5
肖文儒至今难以释怀,多年前大同某煤矿发生火灾事故,一开始还可以通过电话联系上井下被困人员,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落后,被困人员最终全部遇难。
“当时我就想,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把人救出来。”他说。
今年1月,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1·10”重大爆炸事故,被困人员位于井下约600米的位置,救援深度较为罕见。由于地质情况复杂,不仅钻孔工作难度极高,井下涌水量也很大,形成“前有围堵后有追兵”之势。
4个钻孔“多管齐下”,相继遇到问题。肖文儒当机立断:提前增调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大地特勘队带一台高性能钻机前来增援!
这时,救援希望最大的3号钻在钻至井下521米处时,距井底目标偏移已达7.4米。
一子落而满盘活,新增救援团队及时对发生偏移的3号钻孔进行纠偏透巷。仅用4天,这条“生命通道”提前打通!
一刻不停,在部署打通4号钻孔中,肖文儒建议“先堵水再透巷”,确保了这条生命维护和监测通道始终畅通。后来证明,这个方案让转至4号钻孔下方的被困人员生存环境大大改善,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最终,11名被困人员获救,这次事故救援也被业内誉为“教科书式的经典案例”。
临场应变、力挽狂澜,靠的是废寝忘食的研究思考、通宵达旦的实战训练。38年来,肖文儒不管岗位、身份如何变化,他一直冲锋在救援最前线,成长为我国矿山救援的权威专家。
“加强瓦斯实时监测!”2017年秋,辽宁阜新万达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肖文儒在井下现场连续工作11个小时,当作业现场瓦斯浓度达到3.5%并继续上升时,他立刻组织调整通风系统,将作业现场瓦斯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最终,83名被困矿工全部获救。
举棋若定,落子无悔,在一次次的生死淬炼和刀锋行走中,肖文儒成了全国应急救援系统的“老兵”。
从推广正压氧气呼吸器、高压排水软管等装备的广泛应用,到加快救援应急通信、矿用石膏等技术的高速发展;从组织起草矿山救护规程和救援条例,到“传帮带”各类现场处置和技术装备的经验……肖文儒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倡导“科学精神和热血担当缺一不可”。
他的手机上,存满了全国矿山救援大队大队长和总工的电话号码,一有机会,他就深入基层救援单位,推广矿山救援的新知识新办法,服务于城市救援与综合救援。
“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老肖为应急救援加上了多重保险。”应急管理部矿山救援中心综合处二级调研员、副处长欧阳奇说,“他不仅是主心骨,更是指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