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记者节优秀记者感言模板 2021记者节关于记者的感言【优质5篇】

趣历史 话题作文 2022-04-20 10:23:42 0

致敬真实的力量。作为一名记者,要致敬新闻,保证做为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永远将真实的新闻展现给读者。2021年11月8日是第22个记者节,让我们致敬记者,致敬最真实的发声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记者节优秀记者感言模板,供大家参考。

记者节优秀记者感言 篇1

我是一位90年代的毕业生,放弃了分配招工的正式工作,应聘到《霍邱报》社。不知不觉中在这个职业上一干就是17年。17年来,我从一个不知怎么写导语的新人成长为一名报社记者,这其中有领导的关怀与指导,同事的帮助,家人的支持,而重要是我对新闻工作的执着……

酸甜苦辣不言欲。九八年农历二月初二是我新婚时间,翻翻日历正好是双休时间,我想那天如果单位不加班,可以不要请假。家人都说有婚假时间的啊?我却说报社是刚成立的新单位,事情多,人手少,不要假日可以。报社工作不分昼夜,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腰酸背疼时就跪在地上继续操作电脑,制作报样。身怀六甲时,常常累到宝宝踢我时,方知喝上一口水,在做月子没满月就主动上了班。

新闻工作好比军事化,必须保持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精神状态。2009年采访的一天,接到的任务是大别山民歌剧《朱元璋在临水》采风团一行半小时后到达目的地,从霍邱出发的记者须立即赶到,采访的车速似腾飞的野马,一路上将迎窗的麻雀击中,还搭上了一只过路的狗,在采写此稿时我非常激动,心中感叹着此条新闻稿乃是两条生命的产物。2012年4月中旬,“感受大别山水·聚焦五色六安”百家媒体老区行赴霍邱采风,我在做好自己采访任务的同时,还为100余名同行老师们服务和解说工作,100余名记者老师平日是地面采访报道,哪里去过地下负300—400余米的矿下采访,个个兴致勃发,井下打炮的振声也吓不倒这些铁嘴铜牙们,此时,我不断地提醒同行们井下的机关要道,安全第一。2013年县内“两会”专题报道,我在出报前工作到深夜临晨,第二天又不误时地分发报纸和现场采访,采访安排的工作餐没顾上吃一口,为的是新闻要“新”!几年来,在省市县报纸、网络等媒体发稿近1000余篇。

“勤能补拙”是我人生信条。自工作以来我努力做到腿勤、口勤、手勤、脑勤,多年工作经验,我觉得新闻工作能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去发现与发掘,去换位思考,去用心感受,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然后再经分析思考,提炼主题,选择角度,谋篇布局,趁热打铁,一气呵成。这一整套工程程序,靠的就是“勤”!为工作,我自认为不是位称职的母亲和妻子。因新闻工作的特殊,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少之又少。2013年10月18日,先生高血压突发,生活不能自理。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我也不误时地处理好手中工作。

宁做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拧。为新闻奔走,我无怨无悔!

记者节优秀记者感言 篇2

又到了一年11月8日,又到了一年的记者节,入新闻这行已有三年了,三年对我来说,有很多种成长,我迈过了25岁,朝着30岁靠近,我不再是刚出入社会的青涩大学生,我已俨然成为这个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开始为了生活与生存奔波。三年让很多原先幼稚的理想在不断改写,从小梦想过长大后会成为老师、医生、歌唱家……就是没有想到会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

记得第一次独立出去采访,当时拿相机的手在不停哆嗦,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拍些什么。加上之前听传闻说那天我采访的领导平时就很严厉,尤其是对记者的要求很苛刻。可是那天那个被采访的领导也许是看到了我的慌张和羞涩,他对我一个和蔼的微笑,然后鼓励地说:“小姑娘,没事,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我惊愕了一下,顿时觉得有种温暖,也打破了我之前对他的恐惧。再后来,面对各种大小采访,面对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一想到第一次采访时那个温心鼓励的微笑,我不再紧张,我知道任何事都没有那么可怕。

再后来我由室外跑新闻转到室内从事文字编辑工作,每天要看很多很多别人寄来的新闻稿件,得筛选,得整理,标题要改,内容要改,很多新闻稿件的质量让我改得心烦气躁,我开始讨厌每天看到那些文字,我开始讨厌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觉得我的生活很机械很无趣,我似乎丢了自己,迷失了方向,我找不到了存在感。于是我开始抑郁,终于有一天我学会了逃离,去了最西部的省份,去了我梦寐以求的青藏高原,在那里,看着每天都会虔诚膜拜的藏族人民,我被震撼了,我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信念和勇气让他们如此坚定和执着。想想自己面对工作生活的小小不如意就开始自暴自弃,逃避现实,我觉得自己真的很懦弱。仰望雪域湛蓝的天空,才发现世界还有如此洁净的地方,生活原来还可以如此美好!环顾雪域茫茫高原,我又是何其渺小微不足道,我自己不勇敢真的没人替我坚强,所以生命由不得我如此任性无知,既然选择了这行,也走了这么久,就该坚持走下去,直到真的走不动走不了为止。当用一颗平和的心来看这些稿件时,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不同的故事里会折射出不同的人生。

理想是什么,现实是什么,理想是现实不断给我树立的新目标。人们常说记者是无冕之王,铁肩担道义,可是作为在基层最普通的新闻工作者,现实生活中真的没有赋予我这么大的权利,我能做的是站在公平公正的位置,用心编辑好每一篇读者的来稿。最后,祝福我的同行们节日快乐!

记者节优秀记者感言 篇3

岁月如歌。不知不觉中,第X个记者节已悄然而至,虽然是节,但对我们来说概念不是那么清晰,因为这一天我们大都在忙碌中度过。从踏入报社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受到从事新闻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最大的感受自然是苦和累。越是重大的节日,我和我的同事们越加忙碌。17年来,无论是奔波在新闻采访一线,还是面对电脑设计美化报纸版面,抑或是外出采访、赶写新闻稿件,加班加点早已是家常便饭而且是义工。别人上网是休闲,我们上网是字斟句酌的编辑稿件,更新网页内容,或是为美化版面搜索素材。

每个人都期盼幸福,每个人都想拥有安逸、舒适的生活,我也不例外,每当看到别人陪伴着家人孩子享受休闲时光,尽享天伦之乐时,而我却常常陷于纷繁的事务中,感受到的只有疲备和心酸……当拖着一身疲倦走在回家的路上,空旷的街上只有灯影陪伴时,会感到莫名的孤单;当两会专刊版面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结稿出报时,手头却没有一篇完整的稿件,会急得吃不好睡不安;也曾半夜爬起来改稿,也曾凌晨赶往单位策划设计版面;还记得2008年那个大雪的冬天,到处是茫茫一片,周日下午,接到紧急通知去政府大院随领导下乡查雪灾,因为打不到车只好深一脚浅一脚冒着随时都有打滑摔倒的可能徒步赶往活动现场,刚走到半路已浑身是汗,却又被电话告知活动取消时心底的委屈;难忘2013年春节前夕,霍邱政务之窗更新“迎春书画展”内容,在短短几天内将58个版面制作出来,是何等艰难,我只能克服腰颈稚病发作的不适,起五更睡半夜机械般地劳作,身体真的到了极限;那时我动摇了,想过放弃,想过离开……

但是,当一篇篇稿件见著报端,一张张凝聚着我们辛勤劳作的报纸版面曾现在面前,一期期文化走廊为市民送去精神大餐时,我又有了干新闻工作的动力。成果让我感受了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虽然苦累,但是苦中有乐,累也值得!把人生的青春岁月,奉献给喜爱的新闻事业我感到自豪,我会骄傲地说青春无悔!

记者节优秀记者感言 篇4

会写字的人,不一定就能成为一名好的新闻记者。因为,新闻报道不是信手捻来,也不是花前月下的抒情浪漫,而是对新闻事件的真实反映,是经过对文字的精心锤炼,将思想和观点隐藏在客观事实中的绝妙诠释。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记者肩负着“天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追寻理想、拷问真相、守望良知是新闻记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因此,新闻记者,不应该是简单的记录者,而应是一个善于交流的访问者,反应敏捷的运动员,思想深邃的哲学家,温厚善良的慈悲者,嫉恶如仇的侠士。

为了成为一名新闻人,我放弃了曾经稳定安逸的工作追寻我的新闻梦想,在新闻这条路上奋力跋涉的过程中,我收获了果实也倍添了自信;在用新闻报道这个武器惩恶扬善时,我树立了党报记者的威信。7年的采写历练,我学会了用嘴与被访者沟通,用眼去观察,用文字去记录,用头脑去思考;成熟的心态和对新闻导向准确把握的能力,让我为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党报记者而备感欣慰。

然而,越做下去,越感觉新闻记者不好当。一位同行对我说,“这一行做得越久,经验越丰富,就越看出自己的水平与顶峰的差距。对自己要求不低的你,有时为了用一个词来准确地形容想表述的内涵,却要绞尽脑汁想大半天;有时候,一个新闻事件,本来用一个很恰当的角度去采写效果会很好,而经验丰富的你却偏偏在策划时无法想到,以至于对写出来的稿件不满意而懊恼。这,也许就是做了多年记者的你所亟待突破的瓶颈吧。”

7年的记者生涯,所流过的汗水和泪水,让我切身地感受到做记者的艰辛与痛苦。所经历的劳累、疲惫、委屈、欣慰,酸甜苦辣全都浸透在一篇篇具有新闻价值的文章中。然而,当一篇篇精心采写的稿件获读者的好评时;当我的新闻作品获得广东新闻奖时;当名字成为文章的金字招牌时,心里骤然涌出的那份收获累累果实的自豪感,便犹如母亲经历了孕育和生育阵痛之后,抱着哭声响亮的孩子时那样甜蜜。

走在新闻的路上,我徘徊在爱与痛的边缘。但我知道,我不会放弃。人的一生,能把职业与理想完美结合起来,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记者节优秀记者感言 篇5

今天是记者节,我们依然在路上,为陇南学子,为市民的热线投诉,为每一条新闻线索,奔走在路上。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也必然是参与者。我们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新闻,呈现真相,反映民生诉求,为正义的伸张和城市的进步提供新闻和舆论的支撑。

报道新闻事实,揭示公共事件的.真相,是记者的天职。为了维护职业的尊严,记者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和不畏威胁阻挠的勇气。不可回避的是,记者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人身威胁的事件时有发生。前不久,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表示,新闻记者正面临复杂的职业生态环境;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坦言,记者维权仍有一定难度。记者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职业。

庆祝20xx年记者节工作座谈会透露,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研究建立新闻记者职务行为规范准则。明文规范记者行为,为新闻报道建立清晰的法律规范,是新闻业走向法治的前提,在规范采访报道的同时,如何保障批评报道权、保障记者安全,应该是不容忽略的内容。新闻事业需要坚守新闻正义的记者,也需要捍卫新闻权利的新闻立法。

记者采访报道和维权的难度,反衬着公民知情权的实现程度;对记者权益的保障程度,则反映了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程度。法治不健全,记者采访报道的权利就不可能得到完整的保障。即便记者报道了真相,如果没有社会法治的跟进,真相背后的正义诉求也不可能得到实现,事件即使反复曝光,也难有实质推进。新闻的困境对应了记者的艰难处境,也正是在需要记者勇敢担当的地方,体现出新闻的价值和力量。

20xx年是晶报记者大力发扬“阳光媒体非常新闻”力量的一年,在舆论监督上更有力,在参与推动社会管理进步上更给力。为了新闻正义,我们将继续前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2022 吾尊文网 wen.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