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观看时代楷模刘永坦事迹心得收获【最新四篇】

优美文章达人 话题作文 2022-04-20 18:13:49 0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刘永坦致力于我国海防科技事业40年,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歌颂和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观看时代楷模刘永坦事迹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观看时代楷模刘永坦事迹心得收获篇一

扎根黑土地,他带领团队从零起步、艰难探索40年,为中国的万裡海疆修筑了一道“海上长城”。9月2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他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中引起热烈反响。“时代楷模、薪火相传”“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星”……网友纷纷留言点赞。

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的先进事迹在师生朋友圈“刷屏”。“我一直在想,是什麽样的动力,能让刘永坦院士栉风沐雨地坚守在雷达试验站?学习完刘永坦院士事迹后,我得到答桉,那便是党和国家的需要。我已通过研究生支教团的面试,明年将踏上西部支教之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我想这是学习刘永坦院士精神的最好诠释吧。”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曲佳璐写下感悟。

为传承以刘永坦为代表的老一代科学家精神,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创新思维、领军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202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增设“永坦班”,由刘永坦院士领衔并担任班主任。作为首届永坦班学生,高若瑜倍感骄傲和自豪:“刘永坦院士在风雨如晦中立下‘刻苦学习,科学报国’的朴素理想,在科研与生活条件困难重重之时勇往直前攻克技术难题,为祖国海防装上‘千裡眼’,在成就卓着之时选择向更高目标砥砺前行,在荣誉加身时捐献奖金为党育人。他向我们诠释,要做仰望星空、理想远大的追梦者,做无畏困难、追求卓越的奋斗者。”

“刘永坦院士心怀‘国之大者’,数十年如一日进行科技探索与攻关,为祖国海防事业保驾护航,他的事迹和精神值得每一位科研工作者学习、传承!”东北石油大学非常规油气研究院副院长赵万春说。

赵万春所在的非常规油气研究院地质工程一体化科研团队是一支成员平均年龄仅有35岁的年轻团队。成员们虽然年轻,却都是敢啃硬骨头、敢于创新和突破的“闯将”。目前,他们正在全力进行黑龙江省第一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的深入研究。团队用“非常规”的科研思想和学术思维积极解决“卡脖子”难题,助力大庆古龙页岩油勘探开发。

前不久,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勘探实现重大战略突破,团队上下为之振奋,更加快了对页岩油科研攻关的脚步。大家希望以刘永坦院士为榜样,与大庆油田一道共同推动我国页岩油气开发技术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迟庆国表示,刘永坦院士的科研选择和爱国情怀对自己研究电容器有很大触动和启发,电容器是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新能源并网、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自己将专注于研究方向,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

“刘永坦院士长达40年的潜心研究之路告诉我们,要完成技术突破绝不能浅尝辄止,要聚焦问题难点,专注、纯粹、深入、坚持不懈地鑽研,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面对从零起步的科研难题和国内外重重质疑,刘永坦院士仍坚定信心、矢志不渝,这启发科研工作者应坚定科研信念,自主创新,敢于摆脱对国外技术、仪器的依赖,勇于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刘永坦院士矢志报国、担当有为的家国情怀激励着我们要志存高远,心中有国家人民,勇担重任,面向国家重要需求,深耕细作,把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迟庆国感慨不已。

观看时代楷模刘永坦事迹心得收获篇二

当白发苍苍的他登台领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时,刘永坦——这个名字才广为人知。

2020年8月,他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国家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

这一生,他只专注于一种国之重器——新体制雷达的研究。“只要国家有需求,我的前行就没有终点。”85岁的刘永坦说。

从零开始,他干了一桩“惊天动地事”

1990年4月3日,某地雷达实验站。

时间仿佛在此刻静止。一个红色圆点,出现在一台设备的显示屏上。

红色圆点,代表着雷达监测条件下的目标。

人们开始忙碌起来:记录数据、核对信息、小声交谈或者大声惊呼……目标确认!

人群中央,那个戴着眼镜、脸晒得黝黑的人,热泪纵横。他身后,雷达天线阵迎风矗立。

他,就是主持这项科研工作的刘永坦。在这片满目荒芜的海岸线上,他带领团队奋战多年,终于使我国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首次实现目标探测!

新体制雷达能突破传统雷达探测“盲区”来发现目标,是海防战线上决胜千里之外的“火眼金睛”。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几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牢牢把持着对海探测的信息优势,中国始终难有突破。

“怕家国难安!怕人民受苦!怕受制于人!”

1981年从海外留学进修归来后,这“三怕”就重重地压在刘永坦心头。他深知,真正的核心技术,任何国家都不会拱手相让。

从零开始!45岁的刘永坦义无反顾,向中国的科研“无人区”进军。

10个月后,团队建起来了,一份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出炉了!

“没有电脑,一页稿纸300字,报告手写了700多页,写废的纸摞一起就有半米高。”团队首批骨干成员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宁回忆说,刘永坦带着他们没日没夜地写了几个月,一直写到手指发麻、手腕酸痛,连鸡蛋都捏不住。

一场填补国内空白的开拓性攻坚战正式拉开帷幕。

当时,雷达实验站的选址位于一片荒芜地带,批复的经费不足,发射机、接收机等模拟系统和操作系统也十分落后。

团队里有人打了蔫儿,刘永坦话语铿锵:“如果没有难点,还叫什么科研!”

选址地远离人烟,科研人员住在四面漏风的简易房子里,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干就是几个月。

生活不便,他们经常用冷面包充饥;交通不便,他们顶风冒雨,单程徒步3公里往返驻地和雷达站。每到天黑路过一片坟地,就用手电的光柱给自己壮胆。

1989年,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建成,中国人用8年时间,赶完了西方国家二三十年的路。1991年,新体制雷达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刘永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他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随后,刘永坦带领团队从实验场转战到应用场,着力解决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的实际应用转化。

刘永坦已是两院院士,很多人劝他“歇歇吧”“别砸了自己的牌子”,他却坚持:“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实际应用,就如同一把没有开刃的宝剑,中看不中用。”

设计——实验——失败——总结——再实验……刘永坦领着团队进行了更加艰辛的磨炼,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2011年,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攻克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核心技术。

观看时代楷模刘永坦事迹心得收获篇三

9月26日,《为你而生——刘永坦传》新书发布会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能够把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付诸现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希望用我们的故事来激励广大学子树立坚定的报国信念,把国家需要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领域创造更多利国利民的重器、利器!”发布会现场,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通过音频发表感言。

新书透过刘永坦的人生经历和科研贡献,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拳拳爱国之心和科技报国之志。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辈子推动国家对海探测领域前瞻布局,刘永坦扎根黑龙江60余载,40年坚持自主研发新体制雷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带出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雷达铁军”。

别的国家已在研制,中国决不能落下

1981年秋天,45岁的刘永坦结束在英国的进修,起程回国。在外学习期间,他对雷达有了全新认识。此刻,他的心中萌生出一个宏愿——开创中国的新体制雷达之路。

新体制雷达有多重要?“雷达相当于人的眼睛,你能看多远才能说保护你的海岸线和海域有多远。”刘永坦介绍,我国海洋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九,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但当时能有效监测的范围不到20%,“大部分看不到、管辖不到,别人进入我们的海域,比如到岛礁捕鱼、勘探石油、建立钻井平台等,或者敌方目标进来,我们都不知道。”

研制新体制雷达有多难?一是高频波段的散射和传播特性与微波波段截然不同,目标探测面临的外部电磁环境远比微波雷达复杂,现有常规雷达理论与技术无法适用。二是国际上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国内技术完全空白,没有任何理论和技术可供借鉴。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曾对此进行过突击性会战攻关,但由于难度太大、国外实行技术封锁等原因,最终未能成功。

研究这项技术,对刘永坦个人和科研团队来说,风险极大,很有可能几十年下来没有任何成果,也可能一辈子默默无闻。“别的国家已经在研制,中国决不能落下,这就是我要做的事。”刘永坦内心笃定。

坚定的信念源于童年的苦难记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苍生蒙难,家国难安。1936年,刘永坦出生于南京一个书香门第。出生不到一年,就随家人开始10余年的逃难生涯,“那种苦深深印在脑袋里”。取名“永坦”不仅是家人对他平安顺遂最好的祝愿,而且是对国家命运最深的企盼。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在昏暗的菜油灯下,母亲用慈祥的声音诵读诗词,父亲常常告诉他“科学可以救国,可以振兴中华”。这让刘永坦对国家兴亡感受深刻,也让他将“家国”二字融入血液之中。

为了迅速形成我国新体制雷达发展的整体方案,刘永坦带领团队,在几个月的时间内,熬出了一份20余万字的对海探测报告。“这20余万字可不是用打印机打出来的,而是团队成员一笔一画手写出来的。光写废的纸摞一起就得有半米多高。”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杨强说。

新体制雷达涉及信号发射、接收、信息提取等各个环节,每一处刘永坦都要求大家必须实现理论技术的创新,在实践中获得检验。所以,团队成员们都称这项研究是“打铁”的活,反复锤炼成千上万次才可以通过。

凭着这股劲头,刘永坦带着团队从零起步,系统突破基础理论问题,创建了新体制探测理论体系,实现了海防预警科技的重大原始创新。

九月的山东威海,海风拂面,海边排列整齐的天线阵,是我国对海新体制雷达的主要结构,它可以远距离探测海上目标的位置和方向。

从理论突破到实际应用,刘永坦和他的科研团队用了22年。“科研成果不为国家所用,就像一把没有开刃的宝剑,好看却不中用,这对国家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和损失。”他常和团队成员这样说。

1989年,刘永坦带领科研团队在山东威海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新体制雷达站。“在设备调试初期,发射机、接收机等模拟信号系统杂散干扰太多、背景噪声过大、设备工作不稳定,问题需要一个个去解决。控制、跟踪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时常死机,需要耐心调试。要从几十万行的大型控制程序中找出问题的症结,工作量巨大。试验中的运行状况决定项目能否顺利转入下一阶段的研制。刘老师带着我们工作起来经常顾不上吃饭,饿了,吃口面包,困了,在实验室板凳拼成的床上睡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电子所所长于长军难忘一起战斗的岁月。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4月3日,当新体制雷达技术终于使目标出现在屏幕上时,团队所有成员激动得泪流满面。“我们决定出去吃顿好的,庆祝一下,当时雷达站周围特别荒凉,大家步行了近一个小时,才找到一家小饭馆。”于长军说。

因在“新体制雷达与系统试验”中取得的重大突破,1991年刘永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当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

获奖后的刘永坦并没有“见好就收”,他有更大的目标:让新体制雷达走出实验室,应用于海洋,成为国家海防重器。随后10余年里,刘永坦带领团队从实验场转战到应用场,开始了更为艰辛的探索。设计——试验——失败——总结——调整——再试验……历经上千次实验和多次重大改进,他们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2011年,我国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与国际最先进的同类雷达相比,系统规模更小、作用距离更远、精度更高、造价更低,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标志着我国对海远距离探测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我国成为极少数掌握远距离实装雷达研制技术的国家之一。

熟悉刘永坦院士的人都了解,他为人低调,把荣誉看得极淡:“我头上的光环都是党、国家和人民给的,取得的成绩都是学校和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获得的荣誉不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这个伟大时代所有爱国奉献的知识分子。”

无论获得什么荣誉和头衔,刘永坦最看重的还是“教师”这一身份。从教60余年,他一直致力于电子工程领域的教学工作,在新体制雷达攻关工作最繁忙的时期,仍然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课。

刘永坦重视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我们团队的特点就是不服输,绝不向外面的封锁低头,不怕别人卡我们脖子,往前走,自主创新。”谈及团队,他一脸骄傲。

“对科学研究负责,对国家使命负责,让团队始终在高压中倒逼学习、险中生智。用刘永坦先生的话讲,‘一定要把实验室里的成果变成真正的应用’。这也成为哈工大很多科研团队的共同追求。”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主任李杨说。

在刘永坦的凝聚和引领下,科研团队由最初的6人发展到几十人,成为新体制雷达领域老中青齐全的人才梯队,建立起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

2020年8月3日,他把2018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永瑞基金,用于学校人才培养。“我们这个岁数,所求不多。事业需要接班人,未来还得靠年轻人。”刘永坦说。

面向国家未来远海战略需求,耄耋之年的刘永坦依然活跃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带领团队规划实施对海远程探测体系化研究,逐步开展分布式、小型化等前瞻技术的自主创新。“‘向海而兴、背海而衰’。历史一再警示我们,没有强大的海防,就没有稳固的国家安全。核心技术买不来、求不来,必须靠我们的智慧和奋斗拼出来、干出来!党和人民的需要是最强大的动力,只要国家需要,我们就一定要干好。”

观看时代楷模刘永坦事迹心得收获篇四

今晚(9月29日)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首播了一位一生专注于一种国之重器——新体制雷达研究的科学家的事迹。

雷达被称为现代战争中的“千里眼”,对战争的进程和胜负起着关键性作用。2018年当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站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时,刘永坦——这个名字才广为人知,新体制雷达这项研究才揭开了面纱。

刘永坦,1936年12月生于江苏南京,著名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与技术奠基人和引领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2020年8月,刘永坦将800万元奖金全部捐出,用于国家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只要国家有需求,我的前行就没有终点。”85岁的刘永坦说。

新体制雷达有多重要?

“雷达相当于人的眼睛,你能看多远才能说保护你的海岸线和海域有多远。”刘永坦介绍,我国海洋国土面积世界排名第九,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但当时能有效监测的范围不到20%,“大部分看不到、管辖不到,别人进入我们的海域,比如到岛礁捕鱼、勘探石油、建立钻井平台等,或者敌方目标进来,我们都不知道。”

作为新体制雷达的杰出代表,高频地波超视距雷达(HFSWR)利用高频电磁波沿海面绕射传播的特性,可实现对数百公里之外的海面舰船目标和超低空飞行目标进行超视距探测。具有“看得远、捕得快、跟得牢”的特点。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末,中国已开始研发超视距雷达,与苏联和美国几乎同时。苏联和美国在冷战结束前已经建成首批可实际运行的雷达样机,但中国项目因技术基础薄弱、国外技术封锁等原因未能取得成功。

1981年从海外留学进修归来后,45岁的刘永坦开始向中国的科研“无人区”进军。

“没有电脑,一页稿纸300字,报告手写了700多页,写废的纸摞一起就有半米高。”团队首批骨干成员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张宁回忆说,刘永坦带着他们没日没夜地写了几个月,一直写到手指发麻、手腕酸痛,连鸡蛋都捏不住。

10个月后,一份20多万字的《新体制雷达的总体方案论证报告》出炉。1989年,新体制雷达实验系统建成,1991年,新体制雷达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刘永坦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他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2015年刘永坦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1年,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远距离探测能力的新体制雷达研制成功并投入实际应用,攻克了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核心技术。让我国海域可监控预警范围从不足20%达到全覆盖。

而随着中国远距离海上防御力量的部署,建设海上机动超视距雷达,是保障侦测远离中国海岸目标的重中之重。

伯乐的“梦之队”

在诸多的身份称谓里,刘永坦更喜欢“老师”这个身份,而他从教生涯也长达60年。在一直致力的电子工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他先后讲授过专业数学、电工基础等10多门课程。

从最初的6人发展到30多人,刘永坦在自己的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起了一支“雷达铁军”,带出了新体制雷达领域老中青三代人才的“梦之队”。

“坚持你的理念,努力实践,克服途中的困难才能达到成功的境界。”刘永坦培养研究生更看重学生本身的学习愿望、做科研的热情和独立自主的创新意识。

对于团队成员和学生,他从来不“许愿”,却总是尽己所能地去观察、去爱护、去培养。他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不仅使8人破格晋升教授,同时还使团队中出色的青年教师被评为“航天十佳青年”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

“必须志存高远,大胆创新,走别人没走过的路,攻占世界前沿高地,打败那些科研实践中遇到的‘拦路虎’;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畏艰险沿着陡峭山路攀登,一步一步达到光辉的顶点。”刘永坦常说,创新跟学风联系最密切,不能模棱两可做事情,必须严格。只有做到“规格严格,功夫到家”,学懂了、弄透了,才能法无定法,不拘一格去创新。

迄今为止,他已培养研究生80多名,其中获博士学位者40多人,其中不乏两院院士、大学校长和国家级专家等为代表的一批高层次人才,他的很多学生已成为我国空间遥感、雷达技术、电子对抗等领域的领军人物。

2020年8月,刘永坦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00万元奖金全部捐给哈工大,助力学校培养人才。今年9月,以他名字命名的本科“永坦班”迎来第一批“00后”新生。

大侠与慈父

在同事和学生们眼中,刘永坦是个子高大,能点燃每个人“内核”的大侠“坦院士”,而“燃着一把火”的大侠背后,是家人默默的支撑。

走进刘永坦的家中,看不到豪华家具,最多的就是各类书籍和科研资料。书房里,一块闪闪发光、刻有“金婚之喜”的银盘,赫然与那些奖章并列摆放着。那是2010年11月,学校送给刘永坦与冯秉瑞这对哈工大“科学伉俪”相伴50周年的礼物。

1953年,刘永坦、冯秉瑞二人共同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求学,随后留校任教。婚后,刘永坦长期在野外实验,妻子一人撑着整个家。本可以站在讲台上,刘永坦却到偏僻落后的海边一年又一年,送走了青春,如今已是皓首老者,“我们那代知识分子都是这样,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个人的追求。”刘永坦永远记得父亲说的那句话,不管将来学什么专业,都要多为国家干点事。

儿子刘兴钊在父亲刘永坦的影响下,也从事了雷达研究。一生多数时光给了雷达研究的刘永坦,教给了儿子最重要的一课,对学术的追求不是简单地“为发表而写论文”“为评职称汲汲努力”,而是要做出真正有用的研究,怎样对国家有利,就怎样去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2022 吾尊文网 wen.wuzunfans.com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闽ICP备11008833号